明朝初年,
经过山西洪洞县大槐树,
发生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。
从这里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有百万人之多。
其中,有一群人移民到了北京郊区,
建了一座村庄避世安居,
400年后,这里成了“北京最美古村”,
还有人说它像“布达拉宫”。
这里就是——爨(cuan)底下村。
爨底下村位于京西门头沟区斋堂镇的深山峡谷之中,
这里距离北京城区大约90公里,不算很近,
却成为了京郊最受游客喜欢的旅游地之一,
被评为“北京最美古村”。
第一次见到村名,游客十之八九会好奇。
这个“爨”念cuan(四声),意思是“灶”。
村名和火有关,而村中里人都姓韩。
有人戏称:因为水火相容,
所以爨底下村在历史上曾经一度辉煌。
在清朝后期,
有闻名京西的大财主及远近知名的八大家,
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很有钱,
所以盖起了四合院“豪宅”。
如今还保留着70余套、
近700间的明清时代的四合院、三合院。
要知道像这样整体保留下来的
明清代古建筑群是十分罕见的。
所以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曾评价说,
“爨底下古山村是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,
它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的内涵,
不仅在北京,
就是在全国也属珍贵之列”。
就凭这一点,
爨底下村被评为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
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也就不奇怪了!
这些民居豪宅,
是这里最具看点的景观了。
经常能看到很多摄影师
和写生的学生来拍照、写生。
如果来拍照,
大家一定要去村子旁的金蟾山上,
这里可以拍到古村全景。
山不高,
大约需要40分钟就能爬到最佳拍摄位置。
俯瞰整个古村,
能看到青山峡谷之中,
一座座民居院落依山就势、
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一面缓坡之上。
难怪有人把这里誉为“北京的布达拉宫”呢。
沿着蜿蜒的石头小巷走进村中,
仿佛一场时空穿越之旅。
石墙山路、门楼院落、灰瓦飞檐、影壁花墙⋯⋯
让我们看到的是爨底下村的辉煌的过去。
而墙壁上随处可见的七八十年代的标语,
斑驳的墙壁,又带着时代的印痕,
透露出这里的古朴,
恍如古村落向来人诉说时光的故事。
因为已经成了知名的旅游景点,
村子里也有了一些旅游设施,
开了几家小清晰的店铺,
也有了几家颇有格调民宿。
都是典型的老式四合院,非常有味道。
晚上山上还是很凉快的,
夏天来了也不热。
到这里来过个周末,感受古风古韵,
也是挺好的休闲体验。
另外告诉大家,
这里也是很多电影的拍摄取景地,
比如《投名状》《最爱》
《手机》等都曾来这里取景。
大家来玩的话,
不妨也可以找找电影里的画面。
村子后面大约1.2公里的地方,
有条著名的古道“一线天”,
沿途至今还遗存了一些明代烽火台。
如果时间充裕,不妨去拍拍照片,
感受古驿道的风采。